分卷阅读600(1/1)

    梅夫人感受到了陈寿身上散发出来的戾气,那一刻,她真是怕极了。

    唯恐陈寿会暴起伤人。

    打人的陈寿固然要被众人声讨,但当众挨了打的梅夫人,也肯定要丢人现眼。

    陈寿本来名声就不好,虱子多了不怕痒。

    他背后有太后和皇帝两尊大佛,只要不谋反,行事再荒唐也无所谓。

    但梅夫人就不同了。

    这世道对女子本来就严苛,更不用说屈家以讲规矩重礼法而闻名于世,作为屈家的当家主母,梅夫人要是当众出了丑——

    梅夫人托病被送去庄子上休养都是幸运,一个弄不好,她可能都要来个自请下堂。

    ……额,话题扯远了。

    言归正传,奉恩公府的名声不好,但毫无疑问,却是京中最显赫的门第。

    堂堂奉恩公,会娶一个无父无母无亲族的盐商之女?

    陈寿任性、荒唐,一时冲动,或许就真生出了娶施韵的念头。

    但,他胡闹,太后和皇帝却不会答应啊。

    尤其是太后,奉恩公府是她的娘家。

    同为女子,梅夫人觉得,如果她是太后,她也一定会让侄孙娶个出身高贵、品貌俱佳的世家女。

    如此既能光耀陈家的门庭,还能给陈家聘来一个持家、旺家的当家主母。

    世家女的教养,可是人人称颂的。

    而能够有个好主母,足以让一个家族兴旺三代。

    施韵呢?

    她又有什么?

    出身不好,身体纤弱,脸蛋儿倒是好看,但她能管家理事、交际往来、相夫教子嘛?

    而且,一个女人,长那么好看干什么?

    妖里妖气、狐媚勾人,好好的少爷都被她弄得五迷三道的。

    梅夫人一想到小儿子趴在她膝头,百般哀求“阿娘,我喜欢表妹,我只要她”的模样,就暗恨不已!

    哼,小狐狸精,跟她那个短命的亲娘一个德行。

    站在婆婆的角度,梅夫人是很瞧不上施韵的。

    她觉得,换做其他的婆婆、或是女性长辈,应该也跟她有相同的观点。

    太后、皇后,她们一定看不上施韵。

    可……不到最后关头,梅夫人也不敢轻易下决断。

    深深吸了一口气,梅夫人终于将心底所有的怨毒、憎恶都压了下去。

    极力挤出一抹和善、慈爱的笑,“韵儿,有些话,姨母想好好和你说一说!”

    虽然已经有翻脸的前兆,但梅夫人还是希望能先哄住施韵。

    其他的账,等宫里有了明确的态度,梅夫人再好好跟施韵算。

    梅夫人觉得自己摆出了求和的低姿态,施韵也该配合。

    但,施韵根本没有接梅夫人的话茬,淡淡的说:“姨母,我也想跟您好好说说话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,今天是阿娘的生祭,虽然已经给她做了法事,但我还是想再为阿娘抄写几篇孝经。”

    施韵直接拿着“孝道”说事儿,梅夫人再想摆长辈的谱儿,也不好办了。

    梅夫人心里别提多憎恶了,嘴上却还要夸奖施韵,“韵儿果然孝顺。既是这样,那你先回去吧!”

    “多谢姨母体谅!”施韵盈盈的行了一礼,在梅夫人冷冷的注视下,不疾不徐的朝翠云阁走去。

    “好个没良心的小蹄子,我看你能张狂到什么时候?”

    梅夫人就不信了,都是当婆婆、太婆婆的人,自己这般嫌弃施韵,太后作为新朝最尊贵的女人,会对施韵另眼相看?!

    但,事实就是——

    什么宅斗宫斗、婆媳矛盾,真正起关键作用的从来不是女人,而是那个男人!

    只要男人态度坚决的站在女人这一边,就不会有什么矛盾、争斗。

    比如陈太后,她是真的有些在意施韵的家庭、门第。

    但陈寿事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,且摆出一副“我就认准她”的姿态,陈太后心里就先软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,施韵乖乖的跟着宫女进了宫。

    看到她模样出众、言谈举止也落落大方,应该是受过良好教养的样子,陈太后的排斥渐渐消失了。

    唉,算了,难得阿丑喜欢,且这孩子也是真心感激、倾慕阿丑,她一个老婆子,就不当棒打鸳鸯的恶人了……

    第688章 表小姐不干了(十七)

    “江南盐商施家?”

    皇帝听陈太后讲述了陈寿的请求,沉吟道:“朕倒还记得这家!”

    “阿娘,当年阿爹平叛的时候,有几位江南的豪商捐赠了银钱和粮食,其中就有施家。”

    打仗是非常消耗钱粮的一件事。

    当初先帝起兵,就多亏几家豪商资助。

    先帝建立新朝后,论功行赏,便封赏了其中一位大富商。

    不是公侯伯之类的正经爵位,而是给了“富贵散人”的称号,恩赏其世代为皇商。

    依然是商户,却到底有了朝廷赏赐的名头,这家也顺利成为江南的望族。

    施家也捐了钱,只是不如那位富贵散人捐得彻底,人家可是摆出了举家之力的姿态,倾尽所有的支持先帝。

    所以,最后封赏的时候,也只有富贵散人一家成了皇商。

    施家只得了先帝亲笔书写的“大善之家”的御笔,并没有实现阶层的跨越。

    不过,曾经负责后方供应的皇帝,还是记住了施家的名字。

    如今都过去二十多年了,他还有些印象。

    皇帝缓缓点头,“说起来,施家对新朝也是有功的,只是不如富贵散人。”

    太后听皇帝说完施家曾经的功劳,禁不住笑着抚掌,“哀家之前还担心,怕商人重利,那施家姑娘看着虽好,却到底是商户之女,难免沾染了市侩习气。”

    “但听了皇帝的话,哀家倒是放心了。施家也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家啊。”

    先帝都说施家乃“大善之家”,想来施家也不是寻常盐商,应该有其可取之处。

    即使如此,也就不算太不堪。

    皇帝闻弦歌知雅意,顺着太后的意思说道:“既是有功之臣,那就该封赏!”

    “这样吧,追封施韵之父施、施某为忠勤伯——”

    太后满意了,笑着对皇帝说:“皇帝仁善,赏罚分明!”

    施韵有个伯爵的亲爹,也算是千金贵女了,总好过盐商之女的名头。

    如此嫁给陈寿,说出来,也不至于让人太过耻笑。

    “哀家代阿丑谢过陛下了!”

    太后也没有忘了感谢皇帝,毕竟施家再有功劳,若没有陈寿这一节,皇帝也不会隔了二十多年再忽然给他一个封赏。

    “……阿丑是朕看着长大的,算起来,他是朕第一个亲自抚养的孩子。”

    皇帝回想起往事,感慨万千。

    陈寿不只是皇帝亲手抚养的孩子,皇帝还亏欠了陈寿两条人命啊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
    ">
  • 上一章

  • 返回目录

  • 加入书签

  • 下一章

  • 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