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604(1/1)

    梅夫人缓缓点头,似乎有些道理啊。

    嬷嬷继续道:“而您对屈家、对国公爷的不离不弃,却有目共睹。”

    理国公是个平庸的人,胆子还小。

    当年要不是梅夫人一直鼓励、劝说,他都不敢回京城来接受封赏。

    他生怕有人假传圣旨,想把屈家斩草除根。

    回到京城后,资质平平的理国公也承担不起整个屈氏家族的重任。

    还是梅夫人这个贤内助,又是在族中调和,又是在外面积极交际,这才慢慢让屈家在京城站稳了脚跟。

    虽然还是没啥存在感的小透明,但理国公府的牌子算是被上层圈子接纳了。

    梅夫人或许算计了很多人,但对于屈家、对于理国公父子几人,绝对是大大的功臣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很多人知道的真实故事,都不需要找什么证据。

    梅夫人和贾叔宝,一个是众人认可的贤妻良母,一个则是人人唾弃的臭狗屎。

    他们两个人的话,大家更相信谁?

    “除了一个贾叔宝,再也没有人能够证明是您算计了施韵!”

    嬷嬷越说越来劲,“而您把父母双亡的外甥女接到了国公府,悉心教养了近三年,吃穿用度也远超亲生子女……这些,却是有证可查!”

    梅夫人的神色愈发缓和。

    对啊,我对施韵可是有恩的。

    当年要不是我把她接到京城,她早就被施家的那些恶狼生吞活剥了。

    还千万家产?

    呸,还不知道便宜哪个王八蛋了呢。

    再说了,梅夫人也没想逼死施韵啊,虽然毁了她的名声,可还是愿意让她嫁给喜欢她的表哥啊。

    那可是国公府的三公子呢,就算施韵的亲爹还活着,施韵有娘家依仗,都未必有这样的造化!

    也就是施韵是自己的亲外甥女儿,换个其他商户的女儿,就算做妾,都没资格进国公府的大门!

    这般一想,梅夫人愈发觉得自己没有错。

    她根本不是在害施韵,而是、而是给了她一个更好的未来啊。

    所以,她为什么要心虚,为什么要害怕?

    反倒是施韵,如果不好好报答梅氏这个姨母的教养、庇护之恩,那才是妥妥的白眼狼。

    就算她找了个位高权重的夫君,就算陈寿混不吝,世人的唾沫星子也能淹死这对没规矩、不知感恩的混账夫妻!

    “……没错,我不怕。我又没做亏心事——”

    梅夫人这般对自己进行着心理暗示。

    她甚至在想,如果施韵闹起来,其实是好事,正好她可以跟大家说一说这几年她为施韵做过的事。

    只是,梅夫人万万没想到,施韵并没有趁机发难,也没有想着报仇,她甚至都没有索要梅夫人从她手中坑走的银子……

    第692章 表小姐不干了(二十一)

    “她是不是在暗中算计着什么?”

    施韵毫无反应,梅夫人却开始担心起来。

    别看她跟心腹嬷嬷一番谈话之后,开始拼命暗示自己:我不欠施韵的,相反,我对那死丫头有恩。

    但在她内心深处,梅夫人比任何人都清楚,她确实算计了施韵,也确实亏欠了施家。

    所以,对施韵、以及施家,梅夫人是心虚的。

    施韵现在攀上了奉恩公,听说连太后对她都十分满意。

    婚礼前夕,太后特意召施韵进了一次宫。

    施韵出宫的时候,手里捧着一柄玉如意。

    太后对外给出到了理由是:施韵纯孝,为皇太后祈福,皇太后感念其心意,特赏赐玉如意一柄!

    外人不知道真伪,只当施韵为了讨好太后,真的给太后抄了经文。

    但,梅夫人天天命人盯着施韵,却非常清楚,施韵根本就没有抄什么经文。

    即便有时间,她也是给奉恩公写信,或是来一些未婚男女间的小情趣。

    太后却还是赏赐了施韵玉如意,“祈福”什么的,不过是个借口罢了。

    这表明,不管是不是看在奉恩公的面子上,太后对施韵这个未来侄孙媳妇都很满意。

    玉如意是太后的一个态度,也是对于施韵的无声支持。

    梅夫人越是看到这些,她越是害怕。

    偏偏施韵不动声色,还跟过去一样,看书赏花、吃喝玩乐。

    唯一的区别,约莫就是施韵比过去变得活泼了,整个人也从骨子里透着一股自信。

    屈家的女眷或是仆役们,再露出鄙夷,或是嫌弃的表情,施韵也权当看不见。

    那些人恼羞成怒之下,开始试着在施韵面前说些指桑骂槐的话。

    施韵也不恼,只是笑着命人将自己曾经送给这些人的银钱、珠宝都索要回来!

    理由都是现成的,“都是我不好,过去总想着是亲戚,送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,也算是一份心意!”

    “唉,我到底是想错了。只想着亲戚情分,却忘了府上最是清贵,怎么能用盐商家的银钱和首饰呢?”

    一通话,只把屈家女眷们挤兑得羞愤难当。

    想辩驳几句,可有无话可说。

    想耍赖,施韵身边那几个宫里来的嬷嬷、大宫女可都不是吃素的。

    人人家直接拿着施韵提供的单子,杀去那些女眷的屋子里,把东西一样不落的都要了回来。

    当然,有些银钱、布料已经被用掉了。

    对于这种情况,施韵没有赶尽杀绝,非要逼着这些人还钱。

    她直接命管事大宫女详细记录下来。

    “几年几月几日,施韵‘赠’屈家某某小姐XX两白银!”

    原本,施韵送银票给这些女眷的时候,并没有第三方在场。

    只要女眷们脸皮够厚,完全可以来个不承认。

    但,有了首饰、瓷器等实物,众女眷又被宫中嬷嬷们那气势给吓到了,不知怎的,就承认了那些“赠银”。

    一通闹腾之后,反倒落下了明确的证据。

    梅夫人亲眼看到那一本厚厚的册子,差点儿被气个倒仰。

    一则,她恨施韵太刻薄,都是一家亲戚,施家又有钱,赠一些给屈家的表姊妹、嫂嫂侄女们又能怎样?

    何必这般斤斤计较?

    二则,梅夫人恨自家的女眷太蠢!

    明明是死无对证的糊涂账,她们硬是亲手把证据给了施韵!

    这……梅夫人胸口发闷,一口老血鲠在喉间,想吐吐不出来,想咽又咽不下去。

    “……嬷嬷,你说施韵弄这些,她到底要干什么?”

    梅夫人开始变得疑神疑鬼,睡觉的时候,也会动不动就从噩梦中惊醒。

    “夫人,老奴倒是觉得,施家这丫头应该不想跟咱们理国公府撕破脸!”

    嬷嬷许是站在了局外人的角度,看问题的时候,反倒愈发清醒。

    她仔细的跟梅夫人分析,“老奴去问过了,一开始施韵并没有想着让小姐、少奶奶们还东西。实在是、实在是……唉,她们约莫也是习惯了!”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
    ">
  • 上一章

  • 返回目录

  • 加入书签

  • 下一章

  • 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