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609(1/1)

    施韵敢打赌,这辈子,除非有什么意外,梅夫人是甭想再回到京城了。

    如果屈国公再心狠些,兴许用不了多久,京中就会收到梅夫人病逝的消息。

    “仙子,我这样,也算是大仇得报了吧。”

    施韵抬手挥退了小丫鬟,用意识跟魔珠无声的交流。

    “肯定的啊,梅氏最得意的就是成为国公夫人,在家里前呼后拥,出了门也能被一群女眷们围绕!”

    魔珠兴奋的说道,“她算计你,试图谋夺施家的千万家产,不全是为了自己,更多还是为了屈家,为了理国公府!”

    而现在,屈国公却狠心将梅夫人放逐。

    梅夫人虽然还是国公夫人,但她却被困在老家的田舍,别说前呼后拥、被人巴结了,就是连好一些的日子,她都别想了。

    亲自出手惩戒她的人,恰恰是她为之付出一切的夫君,而她的儿女们也都要么躲避、要么坐视不管。

    魔珠十分确定,这样的报复对于梅夫人来说,才是最致命的。

    比直接要了她的命,还要让她痛苦万分。

    “仙子,我很高兴!真的,知道梅氏落得这般下场,我真的非常高兴!”

    “我这样,是不是有些不厚道、不宽容?”

    施韵有些忐忑的问了句,毕竟在这个时代,世人还是推崇以德报怨。

    “以德报怨,何以报德?”魔珠文绉绉的回了一句。

    施韵笑了,她的内心也彻底释然了。

    陈寿忽然丢下斗鸡,兴冲冲的跑了来,“韵儿,和你说件有趣儿的事,屈家那个老冬烘,亲自来咱们府上还钱了!”

    第697章 表小姐不干了(二十六)

    还钱?

    还亲自上门?!

    施韵明媚的杏眼中闪过一抹亮光,她想到了!

    “……哼,这个老冬烘啊,还钱是真,但他想要攀附本国公爷的心思也是真!”

    陈寿轻松从栏杆上翻过来,路过桌几的时候,顺手摸了个果子,咔嚓咬了一口,一边吃着东西,一边说道。

    施韵的笑容愈发灿烂。

    好巧,她也是这么猜想的。

    新婚不到一个月,但她愈发觉得,自己和陈寿在某些方面真的非常契合。

    思想、脾性,以及看待某些事物的观点。

    不过,施韵觉得,她比夫君幸运,因为她遇到了仙子。

    有了仙子的提点与教导,她不会因为自己的出身而自卑,也不会敏感的在乎所有人的看法与感觉。

    她可以更加随性,更加自由。

    陈寿看似荒诞张狂,但他骨子里也是自卑、敏感的。

    偏偏无人开解,这让他很容易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到底,最后成为真正的恶人。

    还好,她遇到了夫君,她不敢标榜自己能够救赎夫君,但他们可以相互扶持、相互理解、相互尊敬,不让自己被世俗所囚禁。

    “韵儿,你不觉得我言行粗鄙?”

    陈寿吃果子吃得汁水滴答,却没有遭到妻子的厌弃。

    抬眼的时候,反而看到了妻子温柔的拿着帕子给自己擦拭。

    他还是没有忍住,轻声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施韵仔细的帮陈寿擦干净下巴上的果汁,笑着回道:“夫君这是真性情,不过,吃东西的时候,最好还是慢着些,小心呛到!”

    不是因为不合礼数,也不是嫌他太粗鄙,而是怕他伤到自己!

    陈寿眉眼弯弯,他真是越来喜欢自己的妻子了。

    过去别人总说太后、皇帝纵容他,但陈寿现在却要说:跟我娘子比起来,阿婆、阿舅算得了什么?

    毕竟不管太后还是皇帝,看到他那些不合规矩的言行,还是要训斥几句。

    虽然不会太严厉,但陈寿还是能从他们眼眸中看到失望。

    他们,打从心底里并不赞同他的言行。

    而韵儿不一样,不管他做什么,韵儿都不会嫌弃他,更不会责怪他,反而能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他的“好”。

    仿佛他做这些,根本不是别人口中的“顽劣不堪”,而是他的一个优点、特长。

    比如那日,他在街头与平远侯府的六少爷争抢一只蟋蟀。

    韵儿不但没有拦阻,反而直接给他掏了一大叠的银票,让他成功从谢老六手里抢到了那只“威远大将军”。

    恰巧京兆杨氏的一个子弟看到了,撇着嘴骂了句:“挥霍无度,败家顽劣!”

    那种鄙夷的眼神,仿佛在看一堆臭气熏天的臭狗屎!

    陈寿又气又恨。

    往昔那些被世家、被才俊们嘲讽、鄙夷的过往,也都浮现在脑海里。

    让他分外觉得羞耻,偏偏又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因为人家没有说错,他陈寿也好,平原侯府的谢老六也罢,耗费上千两银子去买一只蛐蛐,确实不是什么光彩的事。

    于国无益、于民无用,甚至还会带坏风气,是奢靡败家的典范。

    被人写进话本段子里,约莫也是受人耻笑、被人鞭笞的反派。

    要是再不幸,被人写进野史或是传奇里,还极有可能“遗臭万年”!

    而杨氏子呢,世家出身,年纪轻轻就博览群书、满腹经纶。

    就连不喜欢世家的皇帝,也必须承认,世家虽然腐朽不堪,开始被寒门所超越。

    但,世家的子弟也不全是因循守旧、指马为虎的蠢材。

    如果仔细比较,世人会发现,朝堂上世家出身的官员,依然占绝大多数。

    这不是因为世家多才俊,而是因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,资源一直被世家所垄断。

    他们的子弟,不管是读书还是学习任何自己想学习的技能,都比其他家族的人更加容易。

    新朝自先帝起就开始打压世家,提拔寒门,但能够入朝为官的人,大多还是世家。

    本来就拥有最好的资源,如果再刻苦努力些,世家子也就更加容易成为世人倾慕的才俊名士。

    京兆杨氏虽然也在走下坡路,但对于族中子弟的培养却十分重视。

    所以,那位曾经为了躲避与陈家结亲而不惜过敏的杨家女,就有两个极为出色的堂兄弟。

    如今在街头,痛斥陈寿的杨氏子,便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杨氏子和陈寿,一个是才貌俱佳的翩翩君子,一个则是恶名昭昭的纨绔子弟,别说外人了,就是陈寿本人,都没有底气跟杨氏子理论。

    现场气氛很是尴尬。

    结果,就在陈寿想着是以势压人、还是拂袖离去的时候,身边的施韵却开口了——

    “这位便是名满京城的杨家玉郎吧,听闻您素来喜欢牡丹?”

    “不错!牡丹雍容华贵,观之能让人身心愉悦,我们杨氏二三百年来,最喜欢牡丹!”

    杨氏子很是机警,回答的时候,还不忘讲明观赏牡丹的益处。

    赏花本来就是一桩雅事,在杨家又有几百年的历史,他喜欢牡丹,既是风雅、也是遵从家族传统,哪怕花费巨大,也不算挥霍、败家。

    “斗促织乃一项竞技,其中蕴含兵法奥妙,我陈家乃开国功勋,祖、父皆沙场悍将,我家国公爷追崇父祖,偏偏身体先天不足,只好寄情于促织,这跟挥霍无度、败家顽劣又有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施韵睁着眼睛,无比认真的说道。

    听了她的这番话,别说杨氏子呆若木鸡了,就是陈寿也张大了嘴巴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
    ">
  • 上一章

  • 返回目录

  • 加入书签

  • 下一章

  • ">